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统计图小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
查看更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统计图小学教案”,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统计图小学教案 篇1[设计意图]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上虞电影院2000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b、汇报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
查看更多>>通常,在上课之前,老师会准备好教案以及相关课件。老师会认真负责地设计这些教学材料。制作出精良的教案对于教师来说是保证自身教育教学表现规范的重要方式。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励志的句子编辑特地静心整理了与“统计图表教案”有关的内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统计图表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今天,有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帮助解决。打开书第71页。问题就是奖牌给哪组。提供给你们的资料,就是投篮比赛中两个组投中情况的统计图。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读这份统计图,有了想法,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刚才听了一些同学的想法,有一个问题我还拿不定主意,能不能根据小组投中的总数多少来颁奖呢?请大家发表意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组比赛人数不同,根据投中的总数颁奖不合理,要根据小组人均投中多少来颁奖。)
4、讨论达成一致。那么平均数怎么算呢?大家都试一试。
5、全班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新苗杯儿童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陈老师
王老师
李老师
平均分
1号
89
85
96
2号
91
96
86
3号
92
95
92
(1)请你把这张评分统计表填写完整。
(2)请你排出三位选手的名次。
2.某足球队想引进一个前锋。最近5个赛季进球率
运动员甲:23,17,18,24,23。
运动员乙:/,/,26,22,24。
运动员丙:30,12,/,26,20。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
统计图表教案 篇2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p8990页《读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暑假快到了,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做了一个统计,想到时候播放同学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这就是他们所做的统计图,大家能看懂吗?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谁从这个统计图中获得的信息最多。也就是说看谁能读得懂这个统计图
查看更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也许以下内容“折线统计图教案范本”合你胃口!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折线统计图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在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每个学生一张画有折线统计图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哪些地方印象最深?
(开幕式、闭幕式、比赛现场)
你知道这是第多少届夏季奥运会吗?
你知道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取得多少枚金牌吗?
其实,我国自1984年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经历了连续7届比赛,在这7届比赛中,我国奥运健儿获得了许多金牌。
二、探究新知
1、单式折线统计图
(1)出示1
请看,这是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教师:以上统计表可以做成哪种统计图?理由是什么?
如果想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制成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你能说说怎样画吗?(描点、标数据、连线)
(2)小组合作
要求:二人共同商量,一人执笔,一人检查。
展示:投影出示。
(3)回答问题。(为了便于观看,课件出示)
教师:中国在哪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最多?哪届做少?
最多的一届和最少的一届相差多少?
中国代表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的总体趋势怎样?
(4)你知道在奥运会上中国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是哪国吗?
这是“金牌大户”美国在这7届比赛中,获得金牌数的情况。
1984—2008年奥运会美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获得有关美国的哪些信息?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质疑
教师:中国和美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奖牌相差最多?
在哪一届奥运会上奖牌相差最少?
教师:同学们这样容易比较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容易比较?
(把两幅图合为
查看更多>>